前两天,宝马发布了全新的,顺带推出了全新“油改电”的BMW 7系电动版。与宝马7系)不同,宝马7系的电动版价格更高。
这款电动BMW 7系,被宝马命名为i7,能够理解为宝马在电气化时代的最高标准产品,号称宝马集团的顶级技术和工艺。
所以高层一致认为这款车应该有更高的价格,所以它的价格其实比迈巴赫)的S级还要贵。
当然,除了宝马高层认为这款车“物超所值”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宝马造这款车的成本确实比7系燃油版要高,比如电池、电机、BMS控制管理系统、L2 Level、大屏等,采购成本高于宝马的3.0T+ZF动力系统和常规配置。
按照宝马的造车思路和定价,高价的i7比低价的宝马7系便宜是理所当然的事。
前车之鉴是,曾经卖过100万元的奔驰EQS早已销声匿迹,用户对这款高价传统品牌电动豪车的消费欲望极低。
一方面,产品价格虚高,企业以传统油罐车思维经营电动市场,试图在新市场建立高价体系,引起了年轻用户的不满。
另一方面,产品的吸引力确实不足。让我们退后一步,看看整个新能源市场。由于品牌光环失效,在真正的新能源市场上,以技术、续航、充电、操控等产品力来看,这一些产品的价值可能只有50万左右。
打造新能源汽车并不能影响燃油车的品牌高度,品牌价值才是豪华车生存的关键。电动车虽然滞销,但价格不应该低于燃油车。
但是,电动车不降价转型难度大,同一市场的竞争者异常强大。没有销售就没有产业,没有数据,就无经验,就没有新的品牌建设。
因此,传统豪华品牌想要在电动化领域进行完美转型。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在内部提炼新品牌,生产自主电动车品牌。比如类似于吉利控股的发展路线,将电气化项目交给氪金,继续保留燃油车市场,进行小规模的电气化升级。
正如我们之前所说,电气化市场是一个全新的产品。虽然维持的时间很短,但用户的选择非常准确。 5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基本没市场,包括路虎保时捷等高端品牌。
这是由用户市场决定的。可选择电动车的用户,思维更具有前瞻性。他们在认可电动化的同时,也拒绝了高档车裹韭菜的消费理念。
电动汽车不具备溢价支付能力,这是BBA高端电动产品过去屡屡失败的核心关键原因。
那么让我们回头继续看宝马7系的电动版,更加不用说其先进的技术、良好的配置、坚固的用料。即使是黄金和钻石的材质,也只是带来了更多的溢价能力,并没有正真获得用户市场对产品本身的认可。
真正想买电动车的人根本不会关心它的原型是7系、迈巴赫还是路虎揽胜)。他们要的只是更主流的消费文化,而传统奢侈品牌的传统思维根本不在主流之中。
以更加理性和真诚的态度经营,能够与用户融为一体,也是这个品牌在新时代成功的关键。在新市场上,大多数用户对30万级汉)的关注、认可和好评可能要高于7系140万电动版。